“作為村主要負責人,通過虛增村新型合作農場面積,套取了20余萬元資金用于平時各類支出,還套取了4萬多的管理費用于獎勵村干部,嚴重侵害了集體利益,真是悔不當初?!鼻安痪茫0查_發區某村黨總支書記張某在接受區紀工委工作人員談話時,懊悔地說。
新型合作農場是由村集體經濟組織發起,村干部領辦、農民自愿參股的農地股份專業合作社,有利于促進農村土地流轉和適度規模經營,持續壯大農村集體經濟。海安開發區紀工委在對某村新型合作農場運行情況開展日常監督時,發現該村合作農場設立登記、經營支出、申請補助等均按照1618畝的面積計算,但通過調閱土地流轉合同,發現實際流轉面積為1198畝。經調查核實,多出的420畝土地為其他種田大戶從群眾手中流轉,與村合作農場沒有關系。通過虛增土地流轉面積,該村干部套取合作農場管理費用42050元用于獎勵村干部;通過虛增種植服務費,套取合作農場242760元用于平時各類支出;同時還虛報申領上級財政運營補助13萬余元。該村干部違反國家法律法規,上演了一幕虛增田畝面積套取政策資金的戲碼,相關責任人均受到黨紀政紀嚴肅處理。
海安開發區紀工委堅持問題導向,以該村新型合作農場為“麻雀”進行“點穴式”剖析,對全區25個新型合作農場進行全面摸排、開展專項監督,發現存在政策理解不清、空殼運行、財務管理不規范、工程建設不合規、資產管理混亂、經營方式走偏等10個方面的突出問題,共發現涉及新型合作農場各類問題線索12件,黨紀政紀處理15人,運用“第一種形態”提醒教育25人,有力推動了村集體經營的合作農場健康運行。
堅持舉一反三,強化制度建設,針對新型合作農場存在的突出問題,海安開發區紀工委有的放矢,向該區農業農村、建設主管部門制發《關于加強新型合作農場規范管理的紀律檢查建議》,推動相關職能部門出臺了《海安開發區新型合作農場規范管理辦法》《海安開發區村級工程建設管理辦法》,全面提升新型合作農場規范化管理水平。
“我作為村會計,通過認真學習新型合作農場相關政策,認清了自己的違紀違法行為。今后我將堅決執行政策要求,確保村集體收益顆粒歸倉。”近日,海安開發區某村會計儲某在接受區紀工委工作人員回訪時,如釋重負。